科研获奖及人才计划
成果名称 | 获奖人 | 时间 | 类别 |
---|---|---|---|
国家 | |||
人脑动态建模、定位与功能保护新技术及其在神经导航中的应用 | 李文生 (排名第四) | 2012年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建立外科新技术治疗颅内难治部位的病变 | 谭玉珍 (第九) | 2009年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教育部/卫生部 | |||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 王海杰(导师) | 2016年 | 教育部 |
难治性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治疗新技术 | 谭玉珍 (第四) | 2009年 |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高精度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关键技术及其系统 | 李文生 (排名第三) | 2008年 |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 | 谭玉珍 | 2007年 | 复旦大学 |
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 | 周国民 | 2001年 | 教育部 |
成令忠 | 1998年 | 卫生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 |
心脏和冠状动脉解剖 | 于彦铮 | 1996年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
冠状动脉轴位X线造影及三维重建 | 左焕琛 | 1996年 | 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
心血管临床解剖学及其多媒体系统研究 | 左焕琛 | 1995年 | 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
腰背痛的应用解剖和理论研究 | 彭裕文 | 1992年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
成令忠 | 1991年 | 卫生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 |
脊柱的应用解剖和理论研究 | 彭裕文 | 1987年 | 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
上海市 | |||
上海市领军人才(海外) | 陈亮 | 2021年 | 上海市教委 |
上海市外国专家青年人才 | 尤琳雅 | 2021年 | 上海市科委 |
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 | 王海杰(导师) | 2018年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优化心肌干细胞移植促进梗死心肌修复的作用及其机制 | 谭玉珍 | 2015年 | 上海市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
优化心肌干细胞移植促进梗死心肌修复的作用及其机制 | 王海杰(排名第二) | 2015年 | 上海市科技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
精子线粒体膜蛋白Prohibitin 和UPS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与男性不育的相关性研究 | 陈红 (指导老师) | 2014年 | 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奖 |
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 | 李文生 | 2013年 | 上海市科委 |
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优化新策略 | 谭玉珍 | 2013年 | 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
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优化新策略 | 王海杰(排名第二) | 2013年 | 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
图像引导手术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产品开发 | 李文生 (排名第七) | 2009年 |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
镫骨外科相关纤维结构的数字化分析与应用 | 张红旗 (排名第六) | 2008年 | 上海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
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谭玉珍 (第四) | 2004年 | 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三维医学图像的远程处理与高精度显示研究 | 李文生 (排名第二) | 2003年 |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
上海市曙光学者 | 周国民 | 2000年 | 上海市教委 |
心血管影像诊断形态学和基于网络的医学断层图像三维重建研究 | 李文生 (排名第四) | 2000年 |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
人体解剖学多媒体系统I-胸部 | 左焕琛 | 1998年 |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
应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对人体器官的三维重建 | 左焕琛 | 1994年 |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
成令忠 | 1992年 |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 |
脊柱的应用解剖和理论研究 | 彭裕文 | 1987年 |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
行业协会 | |||
优秀青年学者奖 | 王作云 | 2021年 | 上海市细胞生物学学会 |
第五届青年解剖科学家奖 | 刘琼 | 2019年 | 中国解剖学会 |
利用人多能干细胞研究和治疗神经退行性病 | 马丽香 (排名第三) | 2017年 | 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
番茄红素对环磷酰胺致雄性大鼠生殖损伤的保护作用 | 陈红 (指导老师) | 2012年 | 全国第二届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三等奖 |
国际干细胞学术会议奖 | 谭玉珍 | 2011年 | 第九届国际干细胞学术年会大会奖励 |
青年科学家论坛奖 | 王作云 | 2010年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 |
国际干细胞学术会议奖 | 谭玉珍 | 2007年 | 第五届国际干细胞学术年会大会奖励 |
炎症免疫及血流动力学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机制研究 | 张红旗 (排名第四) | 2006 | 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 |
其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