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流动站(基础)博士后招聘启示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博士后流动站(基础)每年面向国内外招聘具有中西医结合基础或神经生物学的博士后2-4名。
研究方向:
01慢性痛及针刺抗炎镇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王彦青
02抑郁症及针刺/中药改善抑郁的神经环路机制 俞瑾
03针刺与中药调整女性生殖功能的神经内分泌机制 冯异
04慢性痒及针刺止痒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米文丽
学科支撑:流动站所在学科为中西医结合国家重点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上海市高峰学科,同时受到上海市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支持。
博士后导师简介:
01王彦青,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长期从事慢性痛及针刺镇痛、针刺抗炎治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1)癌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2)针刺缓解慢性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3)针刺中药抗炎治病的机理及神经调控转化研究。在PNAS、Anesthesiology、Science Signaling、Brain Behav Immun等SCI杂志发表60余篇论文;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研究,合作研究成果在Nature、Neuron等国际顶级杂志发表。近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面上等多项课题。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02俞瑾,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抑郁症及针刺/中药改善抑郁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研究方向主要有1)抑郁症及慢性疼痛伴发抑郁焦虑的神经环路机制, 2)针刺改善抑郁的神经炎症机制,3)新型抗抑郁药和抑郁症非药物疗法的研发,4)用于神经调控的无线光遗传学器件的研发等。累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课题1项(任务负责人)。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Blood, Nat Commun, Adv Sci, Am J Hematol, J Neuroinflamm, Brain Behav Immun等SCI期刊发表研究性论文40余篇,总被引1700余次。主编或参编教材2本,参编英文专著2本,获批专利2项。
03冯异,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系常务副主任。长期从事针刺治疗女神生殖内分泌疾病的临床和机制研究,在针刺效应可视化研究方面做出系统的创新性工作,获得2021年和2013年中国针灸学会科学进步一等奖、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 优秀产品奖等。累计主持国家基金委各类项目4项,主持和参与其他纵横向课题十余项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主编教材2本,申请和获批专利8项。
04米文丽,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慢性疼痛/瘙痒及针刺/中药/运动镇痛止痒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3项)、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研究骨干。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 Signaling, Anesthesiology, Pain等SCI期刊发表研究性论文20余篇。副主编或参编教材2本,参编英文专著2本,获批专利5项。
应聘条件:
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博士学位;
有志从事科学研究,具有强烈的科研兴趣,有意从事医学及代谢学研究;
具有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优秀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获得中西医结合基础或生物学或医学领域博士学位,有神经生物学或分子生物学经历者优先考虑;
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过高水平论文。
待遇:
年薪18-45万,入选“国家博新计划”40万起、入选“国家引进计划”者年薪35万起,入选上海市超级博士后年薪25万起,入选复旦大学超级博士后年薪20万起,具体请参考https://mp.weixin.qq.com/s/hurbGXoXfvPPpgkjLal4Ww
提供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稳定的支持,鼓励博士后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申报博士后基金等各项基金。
博士后公寓、户口和子女入学按照学校规定执行。
博后期间表现优秀者,可优先推荐应聘学校公开招聘岗位。
应聘材料递送:
请应聘者将本人简历发送至各位博士后导师邮箱:
王彦青(wangyanqing@shmu.edu.cn);
俞瑾(yujin@shmu.edu.cn);
米文丽(wenlimi@fudan.edu.cn)。
标题请注明“应聘博士后岗位+姓名”。
应聘材料恕不退还,单位将予以保密。
本招聘长期有效,热诚欢迎海内外优秀青年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