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方向
科研条件
1975年起,组建了独立建制的针刺原理研究室,1985年命名为针刺原理研究所。
该研究所还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卫生部共同任命的WHO传统医学合作中心(1983年起设立)。1986年到1992年先后获得WHO的仪器设备资助四批,共计26万美元。
1992年上海医科大学在此基础上联合全校从事神经科学研究的力量,经国家计委、卫生部等批准,建立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博士点与神经生物学博士点共同承担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任务,共同利用该国家实验室的科研设备。该系也是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的重要PI单位之一。
我校中西医结合基础国家重点学科也是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211重点学科。
2003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神经生物学三级科研实验室。
科研方向
科研方向之一:急慢性疼痛及针刺镇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 这是本学科最早开展并长期进行的研究内容,在国内外均有较广泛的影响。目前主要从事针刺改善急性创伤痛及慢性病理痛(炎性痛、神经痛、癌痛等),以及针药结合加强镇痛及改善免疫功能的机制研究。 | ||
研究方向之二:中西医结合保护中枢神经功能的机理研究 这是本学科长期开展并取得显著进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主要探讨针刺及中西药物等手段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整、保护功能,重点为抗抑郁的机制研究。 | ||
研究方向之三:中西医结合神经免疫调节研究 本课题组开展针刺调节神经免疫的研究始于1992年,在神经肽、神经递质与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成果。目前的研究旨在探讨应激条件下,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交流及相关信号转导机制。 | ||
研究方向之四:神经内分泌调节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 本学科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已有许多年的积累,长期坚持基础研究与临床相结合。目前主要探讨针刺及中药调整神经内分泌失调(如女性围绝经期综合症、女性儿童性早熟等)的作用机制,探讨针刺信息的外周及中枢传导的宏观及微观通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