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永久的恩师 ——敬贺曹小定老师八十寿辰

发表时间:2010-05-18 阅读次数:757

 

(一)

       记得2000年5月,正是新世纪开元之际,我们曾为曹小定老师七十寿辰举行一次小型庆祝会。大家为曹老师的献词是:“长寿基因,孕育着代代寿星;精英家庭,造就出个个英才。”一转眼,又一个十年过去了。今天,曹老师仍是那么健康,几乎每天都来学校看看走走;还是那么执着,关注着神经生物学和中西医结合基础两个国家重点学科的发展。
       曹老师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是本市知名的跨越了三个世纪的百年寿星(曹曾祥,1896-2000)。曹老先生的育儿理念是:读书,上好学校,做出色的事情!曹老师的兄弟姐妹十人(小定排第五)中,有九人都上了大学,做了大事。其中有院士、大学校长、院长、所长、教授、高工等等;而二哥早年投身新四军抗日,虽未上过大学,后来也当了高校领导。曹老师长期与父亲相依相伴,互相照顾。长寿大家庭内其乐融融,曹老师还协助老人,一起带教正出任驻外大使的小妹一家留在上海的儿女。 
       这里值得一提,曹老师还是革命烈士家属。丈夫连志超先生与曹老师同是留苏高材生。1965年在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因公牺牲。曹老师克服巨大的身心创痛,继续奋斗在自己的科研岗位上。1966年上海《党的工作》内部期刊就报道了曹老师一家的先进事迹。
       曹老师早年就读于上海中学时,因父亲拒绝为日伪工作而家境困难,幸而受到“叔苹奖学金”资助(80年代该奖学金得以恢复。曹老师知恩图报担任志愿者,宣传顾乾麟先生的高尚义举)。1948年她考入国立上海医学院学习医学本科,至今与上医结缘62年。入学后她积极参加进步学生活动,成为共产党地下外围组织《枫林社》的一名积极分子。
       1953年曹老师毕业后留校,坚持走又红又专的道路。曹老师一生为国家、为事业、为我们众多学生所做的奉献是多方面的。今日有幸写出我自己的记忆和理解,为庆贺曹老师八十寿辰奉献一份素材。 

(二)

       50年代中期,曹小定老师被选拔为留苏学习,在苏联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列宁格勒)从事癫痫发生的比较生理学研究,获副博士学位(相当于欧美的Ph.D.)。回国后,在上医生理教研室徐丰彦教授和中科院生理所张香桐院士的指导下,继续开展癫痫的个体发生研究,受到两位导师的赞许,这也为她今后的神经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曹老师自1964年起投身针刺镇痛原理研究,在上述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指导下,逐步成为我国中西医结合针刺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成为国内外在该领域方面有较大影响的著名专家。曹老师在针刺原理研究方面的贡献甚多,她曾三次受到国家级表彰,四次获得部委级一等奖奖励;她曾登上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大礼堂的讲坛,为美国NIH针刺疗法听证会通过肯定针刺疗法安全有效性的最终结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她在60-70年代提出的“针刺镇痛的临床效果与机体交感抑制效应相关”的观点,至今仍作为预测镇痛疗效的主要依据之一;至今仍担任世界卫生组织(WHO)传统医学咨询顾问。
       不仅如此,曹老师在组织上医及全市的针刺研究大协作方面费尽心血,以她的一心为事业的博大胸怀,赢得大家的尊敬,体现出卓越的组织能力。她曾代表上海市针刺研究协作组走进中南海及人民大会堂,三次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在当年文化大革命错综复杂的形势中,曹老师曾在全国性会议上仗义执言,抵制“四人帮”在卫生系统的恶势力对老干部的污蔑,因而自己险遭不测。“文革”后她受到了钱信忠部长的表扬。
       在改革开放初期起,曹老师以高度执着的事业心在上医率先建设中西医结合基础国家重点学科(包括WHO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之后又于90年代初创立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她带领着我们,开辟了“以科研任务带动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促进基地建设,以基地建设推动新学科建设”的创新道路。这样接连建设国家重点学科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举,在上医是绝无仅有的成功范例,即使在全国也是罕见的。 

(三)

       曹小定老师长期担任上医基础医学院的领导及基层科室负责人,她以对已严、待人宽的无私精神,兢兢业业做好各项工作,这也是有口皆碑的。
       1975年起正式组建的针麻研究组(后为针刺原理研究所、神经生物学教研室),由一群资历相近、又来自不同教研室的中年骨干教师组成。曹老师全力支持药理组的张安中、许绍芬老师进行科研探索,也大力配合生理组的何莲芳、程介士、形态组的周敬修、黄登凯等老师开展各项课题研究,还重视发挥物理组的汤耀法等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大家团结一致,互相帮助,较早地开展了多学科的科研协作。这样,科室内从未出现过所谓“文人相轻”、“一山容不得二虎”的局面。几十年来,优良传统得以继承发扬,针刺原理研究红旗不倒,一直保持着全国重点学科的领先地位,这首先得益于曹老师率先垂范的榜样力量。
       曹老师长期主管学院的人事、外事、科研等工作。她也曾数十次出国讲学讲演,足迹到达港澳台,亚欧美,但都是应对方邀请的资助。而她从来没有一次为自己动用过公派出国出境的机会,都把这些名额用于培养中青年人才。早在她1980年第一次出访芬兰回国后,她到卫生部去主动上交对方资助的结余外汇,使有关司局的领导同志深为感动。同样,程介士老师1981年从挪威进修回国时,用平时省吃俭用的结余生活费,带回一台复印机给教研室,成为轰动一时的佳话。这样的例子在他们这批早期出国的老教师身上并非罕见。
       曹老师在80年代末起高度关注神经免疫与针刺效应的关联,后在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内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但她从不以元老自居,在场地、设备、仪器使用、人员配备等方面处处谦让,以至于课题组内年轻同志对她有所“抱怨”;而她泰然处置,耐心做好说服工作。
       至今,无论在重点实验室或中西医结合系,曹老师经常出席学术报告会,关注着神经科学的前沿发展,注视着中西医结合事业走向世界的前景。尽管她早年学习过钢琴等器乐,但是她一生没有特殊的爱好。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事业几乎就是她的生命。 

(四)

       曹小定老师作为上医人,对老一辈专家徐丰彦、吴珏先生等极为尊敬,每年前去探望。徐教授谢世后,她们几位老师仍一直去看望夫人段恕诚教授。张香桐院士也是曹老师最尊敬的大师之一。曹老师除时常去拜访并向他汇报工作之外,还在各种场合宣讲他为针刺研究事业所做出的历史贡献。央视《大家》栏目《张香桐》专访中就录制了曹老师的大段讲解。
       曹老师既是一个尊敬师长的模范,更是一名提携后进、关爱学生的楷模。1981年我国恢复学位制度以后,曹老师是全国第一批带教博士生的最年轻的导师之一。至今正式拜在曹老师名下的研究生约20人,还有一些学生,是她为支持其他教师的科研工作而主动转给他们带教的。                                   由于学院及科室的行政事务繁忙,曹老师对青年学生的关心并非事无巨细,但她确是一位善解人意、有高度爱心的有心人。无论是在业务上或生活上,她都予以关心。对工作上的困难和挫折,她从不责难,说泄气话,而是积极鼓励,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当年的青年技术员至今还在怀念那时尽管奖金微薄、但分发公正透明的情景。曹老师还把刚装修好的新房无偿地给研究生住,让他们有舒适的环境专心写文章。这样一茬接着一茬,直到她的学生全部毕业。
       曹老师重视人才,爱惜人才。1995年底,曹老师亲自到机场迎接马兰同志万里海归到上医,为马兰提前搭建好课题组的梯队及基本的实验室用房。实践证明了曹老师的“筑巢引凤”工作的远见卓识,马兰同志成为上医这些年来引进人才中最为成功的范例。
       近年来,曹老师还把满腔热忱用于弘扬上医光荣传统、热情关心下一代的宣讲工作。从研究生到本科生,从枫林路到邯郸路,她宣传上医光荣史,讲述自己成长路。她不知疲倦,精神饱满,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因而又一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成为老有所为的好榜样。 

(五)

       我本人自1963年考入上医,至今也有40多年头;有幸于1979年重返上医,成为曹小定老师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她是指导我从事中西医结合神经生物学研究的引路人,是我永久的恩师。作为在曹老师身边工作时间最长的老学生,三十多年来,看到过80年代她为科研实验而直到下半夜睡在办公桌上的感人场面,看到她长时期为了事业发展而在校内校外四处忙碌的情景;我忘不了她为留住中青年优秀人才而四处呼吁的实例,忘不了她在1988年提拔本人担任教研室副职时的谈话。桩桩件件,本人耳闻目染,看得很多;铭记在心,终身受益。从她身上,我体会到一名老共产党员的魅力人格,一位优秀科学家的高风亮节!她的高度执着的事业心、无私奉献的责任心、尊师爱生的仁爱心,也成为推动我兢兢业业做好工作、认认真真带好学生的强大精神力量。
       值此曹老师八十寿辰之际,我衷心地祝愿曹老师百年长寿,将亲眼看到上医昂首跨入世界一流医学院的行列!那时,曹老师将以上医老寿星的身份,出席在贵宾席上,就像当年百岁校友曹曾祥先生亲自出席上海交大百年校庆的庆祝会一样。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系 copyright © 2014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医学院路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