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学科中长期发展规划(至2020年)

发表时间:2022-04-29 阅读次数:466

       依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凭借代谢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糖复合物卫生部重点实验室良好的科研、技术和生物转化研究平台,夯实代谢相关性疾病、肿瘤糖生物学研究基础,加强转化医学与相关疾病新药开发研究,努力将复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科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基地。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近年来逐步凝聚三个研究方向:(1)代谢与分子医学,(2)肿瘤糖生物学,(3)转化医学研究。计划至2020年,通过人才引进和骨干培养,形成每个研究方向上有2-3个国家杰青等学科带头人,每个学科方向上聚集15人左右的科研团队。

       为达到这一目标,将采取高端引进、重点培养、稳定和夯实实验技术队伍的人才队伍建设策略,积极探索人才管理和培养、考核的新机制。至2020年,从现有35岁-45岁的青年教师中培养选拔一批优秀青年学术骨干。对不同层次的科研人员实施不同标准和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于高端人才,着力要求开展创新性研究,提出创新性的观点或理论,引领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鼓励中青年骨干申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人才培养计划,申请国家科技部“973”、“863”和重大专项项目及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重点项目,甚至创新团队项目,带动学科建设和发展。在国际上一流水平的专业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提高学科在本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对于尚未明确方向的教职工采取编入课题组的方式,明确研究方向,进一步推进其发展。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以平台建设为契机,推动技术员,尤其是青年技术员的技术学习与技术革新。

       在教学方面,加强主干课程建设,邀请本系富有经验的老教师结合自身长期的教学生涯为青年教师指点迷津;召开系列教师公开课,交流授课技巧、总结教学经验;联系本校教师发展中心开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业务培训,使师资再培训常规化、标准化,进一步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培养教材撰写的梯队。在现任主编指导下,培养一支高职称、富有教学、写作经验的教材撰写梯队,争取在国家级规划的五年制教材中保留主编位置,在长学制教材中争取副主编位置,并积极筹备自编教材。鼓励教师投入到教学改革中,计划每年有1-2项教改项目申报,开始筹备虚拟实验的建设、申报CBL新课程、推广e-learning教学、筹备生化慕课课程的建设。


Copyright © 2013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邮编:200032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东安路1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