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对在高等医学院校和现代医药卫生领域从事基础医学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感兴趣,并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或信息技术方面成绩优秀的学生报考复旦大学强基计划基础医学专业!
该研究开发了基于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激动剂的高亲和力内质网靶向分子(SABER),还通过肿瘤疫苗和传染病疫苗两种模型证明了针对抗原交叉提呈细胞内从细胞质到内质网的精确靶向可以大幅提升疫苗免疫效果。
3月13日至14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首届学术墙报日在科研二号楼CB1顺利举办,期待未来可以有更多的师生参与进来,一同分享交流。
2025年1月30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陆路研究员、孙蕾研究员、姜世勃教授团队合作在《细胞》(Cell)杂志发表论文,研究发现ACE2受体诱导的冠状病毒刺突蛋白早期融合中间态构象(E-FIC),并针对该中间态构象设计了高效、广谱、兼具失活病毒和抑制病毒感染的双功能抗冠状病毒候选药物。
11月22日晚上,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第三十七届学术文化节闭幕式暨“五育融合 强基培新”主题分享会在枫林校区科研二号楼CB1报告厅隆重举行。基医青年正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2024年11月8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脑科学研究院刘星教授、马兰教授合作,以《杏仁核至对侧脑半球伏隔核神经环路编码负性情绪效价》为题,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
为推动学生与导师之间充分沟通,促进师生双向选择,2024年11月5日下午,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第二期“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导师面对面交流会在科研二号楼CB1报告厅顺利举行。
该研究从细胞与分子层面系统解析了HBsAg是由哪类抗原递呈细胞(Who)、在何种组织环境中(Where)、通过何种机制(How)递呈给T细胞,从而诱导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
共谋学科发展与创新——中西医结合学系教师团队赴成都中医药大学调研交流
细胞与遗传医学系党支部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瘤科党支部共建活动圆满举行
非遗养生进校园,八段锦里悟健康——基础医学院工会圆满举办古法养生操专场活动
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一行来访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学系调研交流
弘扬上医精神,争做时代先锋——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2025年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班暨第一次专题培训课程顺利进行
13
07
06
08
主讲:李海涛,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丁秋蓉,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
时间:2025年5月30日下午2点
地点:复旦大学枫林校区科研一号楼CB1报告厅
主讲:黄聿,香港城市大学胡梁子慧生物医学教授、讲座教授。
时间:2025年5月29日下午3点
地点:复旦大学枫林校区科研二号楼CB1报告厅
主讲:李华兵,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
时间:2025年5月19日上午1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