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系由我国病理学创始人之一的谷镜汧老前辈(一级教授)于1927年创办,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授予的硕士点和博士点。自我国解放后,在历届主任顾绥岳、应越英、张月娥、郭慕依、许祖德、朱虹光教授的主持下,病理学系不断获得进步和发展,并先后成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及复旦大学重点学科。本系也是上海市医疗纠纷尸检定点单位和上海市最大的遗体捐献接受单位。本系与复旦大学多家附属医院临床科室以及上海复旦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基础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病理组织学诊断技术支撑。
本系现任主任刘秀萍教授、党支部书记李慧副教授、副主任张志刚教授以及教学副主任王漱阳副教授。教职员工23人,其中教授4人,青年研究员3人,副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4人;80%的教师具有执业病理医师证。还有返聘人员5人(教授2人),博后5人,在读研究生30余人。我们每年招收近十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注重研究生基础实验技术和实践技能的培训,毕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病理学系始终秉承医学院“正谊明道”的校训和校创始人颜福庆教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继承和发扬上医“教书育人”的优良传统,遵循“基础-临床相结合”的教研理念,为了不断优化提升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质量,我系教师为顺应时代特征,不断地推进教学改革和编写具有自身特色的教材,力求在病理学教学上精益求精、与时俱进。本系承担医学7大专业本科生病理学教学任务,面向研究生开设《现代组织化学》《病理学理论与实践》《分子病理学》《肾活检病理学》等7门课程,开设多门具有病理学专业特色的暑期课程,获市级、校级精品课程/示范性课程8门。目前,已建立了综合性、全方位的在线学习平台,对本系珍藏的疾病病种切片和标本几乎做到全覆盖,学生可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病理学习资源,实现了教学切片数字化、病理标本三维立体化和病理知识网络化。
科研上,本系在前辈从事肝脏病理、肿瘤病理、肾脏病理、神经病理等基础上,通过不断整合和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已形成了两大稳定的研究方向及科研团队:(1)肿瘤研究:利用CRISPR筛选系统鉴定肺癌免疫治疗的新靶点;围绕低级别脑胶质瘤DNA损伤修复的缺陷,研发最优用药方案;从癌基因、非编码RNA及代谢等角度,解析肿瘤恶性演进的关键事件及标志物,为肿瘤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特异性的新分子。(2)慢性(代谢性)疾病研究:探寻新的调控糖脂代谢的转录因子、核受体等在慢性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从肝星状细胞着手,研究肝纤维化治疗过程中的干预靶点等问题;探讨mTORC1、Hippo等信号通路在多种肾病慢性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治疗靶点。近五年,围绕上述两个研究方向,获得国自然面上项目13项,省部级以上人才项目6项,上海市科研项目4项,横向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高水平论文15篇,Nat Med杂志发表1篇,获专利授权2项。
本系具有享誉全国的尸检病理诊断、肝脏活检和肾脏活检专业,其诊断水平和学术地位在国内同行中出类拔萃,编辑出版了颇具特色病理学专著,如《实用尸检病理学》《肾活检病理学》和《疑难肝病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等。我们逐步将存档的尸检病例七千余例以及几万例活检病例切片数字化,建立了文字资料和标本资料齐全的病例查询系统,这些宝贵的资料为病理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病例资源,也为上海市病理医师尸检规范化培训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同时,我们长期开展病理学技术及诊断相关的对外服务项目,包括组织的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标记、FISH技术及肿瘤分子检测等。2016年“现代病理中心”建成之后,我们扩展了对外技术服务的内涵,通过依托综合性大学的理工科优势,循着医理和医工的结合方向,不断推进疑难杂症的分子诊断和常见疾病的智能诊断等前沿领域的合作项目。
本系负责的“病理标本博物馆”于2015年正式对外开放,本馆与人体馆联合申请获批纳入“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本馆是标本种类和数目最多的、亚洲最大的病理标本馆,共收集人体各种疾病的病理标本2700余个,其中不乏有目前我国基本销声匿迹的疾病,如各种传染病,肠蛔虫症、肺吸虫病、肝包虫病等珍贵标本。我们通过多种方式(科普公众号、标本立体数字化,虚拟体验等)展现馆内标本,充分发挥着本馆在病理学教学及科普宣传中的重要作用。
如今,经我系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已成为集教学、科研、部分临床亚专科病理诊断、医疗纠纷鉴定、病理医师尸检规范化培训、医学科普等为一体的交叉型、复合型的医教研综合性学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