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系在进行常规教学工作的同时,利用本系丰富的临床病例和病理标本资源,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分阶段、分层次的多种特色教学活动,不仅为本科生的医学教育夯实基础,也为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提供机会,更为临床病理专科培训提供平台。我们的教学团队甘为学生职业发展道路上的铺路石、引路人。
1.线上线下理论实验教学资源——病理教学主战场
线上线下课堂是我们进行病理教学的主战场。为了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医学科学家,除了使用自编理论和实验教材外,我们还为临床专业本科生提供了原版Robbin病理学全英文教材作为参考资料借阅。此外,对临床八年制、五年制、基础医学、口腔医学等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我们分别在超星平台上开设了与线下同步的线上课程或者暑期线上课程。线上课程的资源内容丰富、层次鲜明,有教学PPT、知识点视频、拓展微课、实验操作指南,还有各章节的分组讨论PBL和测试习题。
历经几代上医病理人的积累,我们拥有丰厚的病理实验教学的实体资源。我们的形态学实验室能够为每位在读病理学课程的本科生提供一套100张典型病理教学切片,同时每个实验室拥有200例大体标本供学生观察学习。此外,上述大部分的教学资源已经实现了数字化,目前也已在复旦大学iLab平台——病理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https://ilab.fudan.edu.cn/med6/)上对各级学生分阶段开放。
2.遗体捐献接受站——为教学提供丰富的临床病例资源
教学源于尸检、尸检积淀教学。接受站依托我系的专业技术力量,由一批著名病理学教授、专家及研究生、各附属医院病理科培训学员组成的专业团队从事病理解剖的诊断、教学和科研。丰富的病例资料不仅为病理学本、研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病例资源,也为上海市病理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了尸体解剖的优质平台。
一个个精心整理的尸检病例成为了我们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临床病理讨论课程(Clinico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教学资源的源泉;线上线下同步讨论的教学方法也更有利于学生交流和溯源。
线上线下本科生CPC教学现场
规范化的病理解剖和取材操作是对尸体解剖作出准确诊断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我们将操作全过程制作成视频,并赠予全国各地的兄弟学校交流学习。
病理解剖示教录像赠予全国兄弟学校交流学习
本科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尸体解剖
3.病理标本博物馆——实验教学的第二阵地和科普活动的基地
科普提升教学、教学回馈科普。病理标本博物馆始建于上世纪40年代,2013年经改造后正式对外开放。馆藏人体各种疾病的病理标本2700余个,其中不乏有目前我国基本销声匿迹的疾病珍贵标本。该馆面向大众开放的同时,也是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实验标本和数字切片的第二阵地。我们依托博物馆开设的科普公众号“病理撷趣”推文(已推出250篇)均由本校本科生在我系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撰写而成。
本校学生在博物馆学习
4.本科生科创和研究生科研——科研反哺教学
为了对标未来世界基础医学科研和教育事业领跑者;以培养勇攀医学科学高峰、引领人类文明进步,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医学科学家为目标,我们向基础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理论结合实验、分组学习研讨(TBL)模式的《病理学常用技术训练营》进阶课程。
为了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领军未来的创新型医学科学家,我们病理学系教学团队始终坚持指导学有余力的本科生开展科研科创活动。多名在校本科生在我系教师的指导下荣获校、院级科创项目,并发表了SCI论文。科研反哺教学,我们研究生的科研成果也被国外病理学教材引用并正式出版。
引用我系博士毕业生王磊研究成果的国外教材封面和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