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方向
研究方向一:肿瘤侵袭转移机制及分子诊断标志物筛选
研究内容:在大肠癌、肺癌、肝癌和胶质瘤中筛选癌肿发生、发展、浸润、转移、预后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并对相关靶分子进行功能学研究,寻找上述癌肿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与相关企业结合,开发所获得了标志物分子的临床早期诊断、预后判断检测药盒。研究CTC与肺小病灶的关系,为肺小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新标准。探索手术切除癌标本高纯度、大批量癌细胞分离技术,为高精度癌细胞药敏实验提供可靠的新技术,为癌症研究提供新的高质量高纯度癌细胞蛋白质、核酸样品。
研究方向二: p-gp底物类化疗药导致耐药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增强的分子机制
研究内容:肿瘤耐药和浸润转移是肿瘤治疗中的两大难题,但两者相关的分子机制不清。我们课题组人员针对乳腺癌化疗多药耐药与癌细胞侵袭转移相关性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P-gp底物化疗药物通过一系列分子机制(如EMT, EGFR通路及micRNA-448等)使耐药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增强,导致患者的生存期缩短。我们目前正深入研究肿瘤样干细胞在耐药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增强过程中的作用。另外课题组通过筛选发现RACK1是判断乳腺癌预后最好的生物学指标之一,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我们已完成了与乳腺癌预后相关的micRNAs和长链RNAs进行筛选工作,正集中进行深入的研究。
研究方向三: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
肾炎病变中,系膜细胞激活、增生以及异常的细胞外基质聚集是许多常见肾小球肾炎的共同病理特点。因此系膜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对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肾病实验室长期以来通过体内外的实验研究, 并结合临床肾病病人肾活检病理观察, 研究了系膜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炎症刺激及高糖状态下系膜细胞内TGF-1、MAPK、SOD氧化应激等多种信号转导的调控作用,研究了这些重要分子的泛素化调节及降解抑制的调节意义。此外, 肾小球足细胞在肾炎蛋白尿及肾硬化发展中的作用也受到关注。肾病室的研究证实,足细胞中重要分子UCH-L1等表达及其分子调控机制, 为进一步筛选防治肾炎蛋白尿的作用靶点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