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系室概况
    • 系室介绍
    • 管理团队
  • 师资队伍
    • 教授
    • 青年研究员
    • 副教授
    • 青年副研究员
    • 讲师
    • 技术员
  • 科学研究
    • 研究方向
    • 科研项目
    • 省、部级人才项目
    • 代表性成果
    • 专利授权及成果转化
    • 科研奖励(省部级)
  • 教育教学
    • 精品课程/示范性课程
    • 教材建设
    • 教学改革
    • 教学资源和特色
    • 教学成果展示
  • 诊断及技术服务项目
    • 项目简介
    • 肾活检病理诊断
    • 肝脏活检病理诊断
    • 分子病理诊断
    • 其他服务项目
    • 联系方式
  • 联系我们

科学研究-
——首页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 研究方向
  • 研究项目
  • 论文发表
  • 12

    2021.07

    科研方向

    研究方向一:肿瘤侵袭转移机制及分子诊断标志物筛选研究内容:在大肠癌、肺癌、肝癌和胶质瘤中筛选癌肿发生、发展、浸润、转移、预后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并对相关靶分子进行功能学研究,寻找上述癌肿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与相关企业结合,开发所获得了标志物分子的临床早期诊断、预后判断检测药盒。研究CTC与肺小病灶的关系,为肺小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新标准。探索手术切除癌标本高纯度、大批量癌细胞分离技术,为高精度癌细胞药敏实验提供可靠的新技术,为癌症研究提供新的高质量高纯度癌细胞蛋白质、核酸样品。研究方向二:p-gp底物类化疗药导致耐药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增强的分子机制研究内容:肿瘤耐药和浸润转移是肿瘤治疗中的两大难题,但两者相关的分子机制不清。我们课题组人员针对乳腺癌化疗多药耐药与癌细胞侵袭转移相关性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P-gp底物化疗药物通过一系列分子机制(如EMT,EGFR通路及micRNA-448等)使耐药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增强,导致患者的生存期缩短。我们目前正深入研究肿瘤样干细胞在耐药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增强过程中的作用。另外课题组通过筛选发现RACK1是判断乳腺癌预后

Copyright © 2022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学系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东安路131号   邮编:2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