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细胞与遗传医学系举办的“大圣杯”乒乓球比赛在学生活动中心二楼乒乓球馆激情开赛。本次比赛旨在丰富师生课余文化生活,促进院系体育文化建设,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吸引了全系师生的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赛事精彩纷呈。此次活动得到了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工会的大力支持。
本次比赛共设有双打(正式比赛)和趣味乒乓球赛(包含3个项目)两大板块。活动在下午2点准时拉开帷幕,首先进行的是开幕式与抽签分组环节。主持人热情开场,向大家介绍了活动规则,鼓励参赛选手们赛出风格、赛出水平。紧接着是激动人心的抽签分组,各参赛队伍和选手满怀期待地抽取自己的签位,为接下来的比赛做好准备。
双打小组循环赛在2点30分正式打响。6支队伍被平均分成2组,在各自小组内展开激烈角逐。赛场上,选手们配合默契,步伐灵活,发球、接球、扣球,每一个动作都展现出了扎实的乒乓球功底和高超的竞技水平。小组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11分,选手们在球桌上展开激烈对攻,每一球都引起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欢呼。经过一番激烈的比拼,各小组的第一名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决赛。
稍作休息后,趣味乒乓球赛闪亮登场。本次趣味赛共设置了颠球障碍赛、筷子夹球接力和定点发球积分3个项目,吸引了众多师生踊跃报名,共有28人参与到这场趣味十足的乒乓球盛宴中。
在颠球障碍赛中,选手们手持球拍,小心翼翼地操控着乒乓球,绕过重重障碍物。乒乓球在球拍上上下跳动,选手们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大意,现场气氛紧张而又热烈。有的选手凭借出色的技巧和稳定的发挥,顺利完成了赛程;而有的选手则在途中出现失误,但他们毫不气馁,迅速调整状态,继续投入到比赛中。
筷子夹球接力项目则考验了选手们的手眼协调能力。选手们手持筷子,迅速夹起乒乓球,将其运送到指定纸杯中,再跑回起点开始下一球的运送。整个过程争分夺秒,精彩纷呈。有的选手在夹球过程中出现失误,乒乓球掉落一旁,但他们迅速捡起,继续投入比赛;有的选手熟能生巧,越来越熟练地顺利完成接力,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定点发球积分项目更是将比赛的趣味性推向了高潮。选手们在规定的区域内尝试将乒乓球发到指定得分区,每个选手都有6次发球机会,争取将自己的得分最大化。选手们有的姿势标准,发球命中率高;有的则稍显紧张,但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发球技巧,力求取得好成绩。
经过了3个小时的激烈角逐,各项比赛的结果陆续揭晓。系里的老师们分别为获奖选手和队伍颁发奖品和证书,表彰他们在比赛中的优异表现。在双打决赛中,两组实力强劲的队伍巅峰对决,最终武翔瀛-曾梓睿组凭借出色的配合和精湛的技术,赢得了比赛的胜利,夺得了双打比赛的冠军。陈瑞波-张沁组与孟祥煜-刘春楠组分别获得了双打比赛的亚军与季军。趣味乒乓球赛根据各项目积分总和,也评选出了积分前四的选手,孟祥煜、邢博文、刘洁、高一波四位同学在三个趣味项目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和独特的技巧,获得了趣味奖。
此次比赛不仅展现了细胞与遗传医学系师生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旺盛的活力,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友谊和团队协作精神。未来,细胞与遗传医学系将继续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师生们提供展示自我、互动交流的平台。
撰稿:王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