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感染》教学研讨会在沪举行

发布时间:2016-11-21

        随着医学微生物学和感染病学研究的迅速发展,为加强基础与临床学科之间的交流并进一步提高微生物与感染病学的教学质量,借《微生物与感染》杂志全国编委会召开之际,于2016年8月5日下午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及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第二军医大学及上海市微生物学会举行了“微生物与感染”教学研讨会。闻玉梅院士和袁正宏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指示。进行报告交流的学校: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热带与公共卫生学系和基础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安徽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感染病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参加会议的其他学校还有:兰州大学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扬州大学、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皖南医学院、杭州医学院、河西学院医学院等教师,在报告交流后的座谈讨论中也进行了交流。

       在“微生物与感染”教学研讨会上,首先闻玉梅院士对所有参会教师总结了自己对医学微生物与感染教学的心得体会和理念,针对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提出了12个字“知识与智慧,微观与宏观,武器与战略”,要求教师开阔眼界并提升教育的境界。袁正宏教授提出,医学微生物学面临的挑战:传染病依然严重人类健康,新现和再现严重传染病不断出现,严峻形势,因此必须加强作为感染病学基础的医学微生物教学和研究,并根据现时学生的特点开展多种教学模式的探索。随后,各位教授代表情况畅谈了所在学校的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病原生物学、感染病学等学科的教学经验和体会。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高水平的临床医生,各校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和尝试了不同的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包括传统式教学、整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基础与临床结合等。与会教师们一致认为这次“微生物与感染”教学研讨会开的非常有意义,不仅交流了各校的教学方法和经验,而且大家也学习了其他院校的好方法。闻玉梅院士提出医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教学不一定要求各校都采用同样的模式和手段,可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改革及教学模式的探索,但我们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医学人才。最后戚中田代表上海市微生物学会,袁正宏教授代表复旦大学对该会进行了总结,赞成大家的要求,以后定期组织召开教学研讨会。会后山东大学医学院的贾继辉教授就闻院士提出的12字,谈了自己的看法:如何成为优秀基础医学教师?惟一爱心和三大功夫(范)。惟一爱心:热爱教学事业。三大功夫(范)为,(1)医学范:只有医学功夫,心中才有故事,才有可能启发医学生的智慧,点燃医学生的激情,没有医学故事讲课就会苍白沉闷。对此,已有医学背景的青年教师要进一步联系临床实践,与时俱进;没有医学背景的青年教师要通过各途径弥补不足。(2)研究范:创新是人才培养的灵魂,为什么要强调大学教师做科学研究,青年教师只有在科研历练中才能造就创新能力,并传递给学时。(3)国际范:信息化促进了国际化,双一流的标志就是师资和学生的国际化,青年教师要与时代同进步,要有忧患意识。

       参会代表期待下一次《微生物与感染》教学研讨会的召开。

撰稿人:瞿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