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快速步入老龄社会,维持人体健康与对老年病的有效防治极其重要,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包括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等,大部分是氧化损伤积累导致的。自由基医学与生物学领域最新科研成果揭示氧化损伤主要与机体内氧化还原失衡有关。但真正实施转化或可研发用于临床的干预手段或药食产品停留在理论上,不能反映其应有价值和社会效益。
鉴于这种形势和社会需求,近日,基础医学院、上海自由基医学专业委员会和复旦大学自由基调控与应用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召开氧化损伤与防治首届转化全国大会,旨在组织国内先行开展这方面应用研究工作的专家和单位到会交流和介绍转化经验、展示成果,来自自由基生命科学领域和相关临床研究的权威专家到会应邀作大会报告文流,全国各高校、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各大医院专家代表及国内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工作的单位代表200多人参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的负责人也应邀参加此首届全国大会。
本次会议由我院生化系刘珊林教授召集,葛均波院士、刘珊林教授、刘扬教授、董竞成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会议宗旨,围绕提出“氧还平衡、精准干预、调治结合”新的科学诊治理念,深入探讨基础成果转化、克服临床应用瓶颈的经验和策略,以期实现更有效防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疾病的发生发展,造福人类。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副院长沈剑刚教授应邀为大会卫星会议先行在我校基础医学院为我院师生做了关于脑损伤时活性氮自由基和过氧亚硝酸功能的研究报告,会上,生化系施冬云老师也介绍了课题组现开展的相关工作,并与我院师生和沈教授进行了热烈地学术交流。会上许多令人视野拓宽的新的学术思想所迸发出的灵光,使与会者都倍感受益匪浅。
为体现基础与临床进一步结合,大会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大会堂举行,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刘珊林教授主持,北京中国自由基学会主席刘扬教授和复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董竞成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大会共举行14场报告,分别由西安交大生命学院院长刘健康教授、基础医学院朱依纯教授、中国科学院温州生物材料研究所邓瑜如教授、首席科学家董竞成教授、香港大学沈剑刚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宋元林教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主任医师颜宏利教授、原中国自由基学会主席中国生物物理所赵保路教授、福州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饶平团队郭静科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现中国自由基学会副主席,国家重大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田亚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王瑾晔教授、同济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科主任冯波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孙爱军教授做了相关的报告。
最后,我院刘珊林教授就“氧化损伤与防治的转化瓶颈及展望”做了专题演讲并做了大会总结发言,演讲中涉及目前自由基理论的研究进展和难题、并对自由基医学领域未来的方向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和提出许多科学设想,并包含了许多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和论据。其中提到,界定微环境状态和实现精准靶向干预已成为自由基医学转化工作中的瓶颈。并认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已由细胞、分子研究水平正进入量子和电子水平,还举例说明采用量子原理研究生物分子中电子结构和运用自由基的电子转移和氧化还原反应理论能演绎解释一些重要生命代谢活动。关于未来的展望,刘珊林教授提到除了继续加强学科交叉性的深层次理论研究,并应与临床结合,需加强自由基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促进自由基医学理论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进一步结合,搭建自由基医学转化平台,推动应用成果转化。
高端圆桌会议上,基础医学和临床专家们热烈讨论了在自由基医学领域如何组织多学科协作攻关队伍和建议设立攻克危重疾病的国家重大研究计划等事项;并讨论了产学研平台筹建事宜。8日下午大会组织了部分专家参观转化基地上海细胞治疗中心。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也为基础与临床专家、为自由基医学与各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学者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合作的平台,这也是我国自由基医学领域进行基础转化和创新的一次盛会,具里程碑竞义。大会学术氛围浓烈,规格水平都创新高,专家们精彩演讲、和代表们的提问互动、将会议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高潮。本次大会的成功举行,不仅促进与氧化损伤相关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和深入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并对突破氧化损伤与防治的转化瓶颈和推动自由基医学应用成果转化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