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院举办第一期“正谊青年学者论坛”

发布时间:2019-06-21

       6月20日中午,基础医学院第一期“正谊青年学者论坛”在学院报告厅举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孙爱军教授和基础医学院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孟丹教授作为论坛首期特邀嘉宾,分别作了题为“线粒体代谢与心肌保护”和“转录因子Bach1调控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机制研究”的专题学术报告。此次论坛由基础医学院占昌友研究员主持,来自各院系和附属医院不同专业的百余名师生前来聆听学习。
       孙爱军教授长期从事心血管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在心力衰竭的早期预警与干预方面学术成果优异,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近5年来以通讯/共同通讯作者在Circulation Research、Circulation等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29篇。
       孙教授以自己亲身科研经历为线索,把血流动力学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作用,心脏钠通道基金(SCN5A)在心力衰竭发病中的机制以及乙醛脱氢酶(ALDH2)对心肌保护的等重要科学发现串联成一个个深入浅出的故事,向参加论坛的听众娓娓道来。

 

 

       孟丹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血管新生与血管重构机制、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等领域。近年来,在转录因子调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领域中取得多项原创性研究成果,以通讯/共同通讯作者在CirculationResearch、ScienceAdvances等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本次论坛报告中,孟丹教授主要分享转录因子Bach1调控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机制研究,对Bach1作为重要的转录因子在干细胞分化以及心血管疾病过程中细胞命运的时空调控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座师生对两位教授的学术报告非常感兴趣,就乙醛脱氢酶基因突变的临床检测、转录因子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思路进行了积极讨论,纷纷表示两位教授分享的科研经历、感悟以及执着的科研精神一定会给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们带来很大的触动和激励。为感谢两位教授对论坛活动的支持,基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姜宴代表学院向她们颁发了荣誉证书。

 

 

       基础医学院近期推出的“正谊青年学者论坛”学术交流活动旨在促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及相关学科间的融合,加速交叉学科的联合创新,为相关领域活跃的青年学者搭建高规格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临床/基础的专家学者深度交流,开拓学术视野,激发合作灵感,推动转化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为加快推动“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
 

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王新红
图片:科研办
核稿:陈思宇
责任编辑:刘晔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