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自2021年11月首次出现后便迅速风靡全球,其极强的传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据报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基本传染数(R0)为9.5(范围为5.5-24),是前一变异株德尔塔(Delta)的好几倍。尤其奥密克戎亚毒株XBB.1.5是目前出现的最具传染性和中和抗体逃逸能力的毒株,未来可能会在全球蔓延,引发新一轮新冠疫情的暴发。因此,在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威胁下,佩戴面罩与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仍不可忽视。
基于这一现状,为了进一步增强针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个人防护能力,有效减少新冠病毒的传播,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健委重点实验室暨病原生物学系姜世勃教授团队与基础医学院法医学系李立亮副教授团队合作揭示鼻粘膜比口腔粘膜更容易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并设计了一种双功能鼻面罩(见下图),提出在聚餐等不适于佩戴口(面)罩的场合佩戴是有效的防护措施。
他们分析了鼻腔、口腔、咽喉、气管和肺泡粘膜上ACE2(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主要受体)和组织蛋白酶L(CTSL,介导新冠病毒与内吞泡膜融合的蛋白,是辅助奥密克戎变异株进入细胞的重要蛋白)的表达量,发现鼻腔粘膜上皮类型主要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且其表面具有相对较高的ACE2和CTSL表达量;而随着气道向下延伸,它们的表达量逐渐下降,在下呼吸道组织(如肺泡)粘膜上ACE2和CTSL表达水平相对较低。此外,口腔黏膜被覆复层鳞状上皮,富含蛋白酶抑制剂,并且其ACE2和CTSL表达量也相对较低,提示其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敏感性明显较弱。因此,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最容易感染鼻腔粘膜,也容易通过鼻腔将病毒传染给近距离接触者。
最近有报道指出,奥密克戎新变种XBB.1.5在中国有造成新一轮感染高峰的可能(https://mp.weixin.qq.com/s/5_tOtLn4RQHWTooa6GmA9w)。建议大家在聚餐、饮水等不适于佩戴面罩的情况下,佩戴鼻面罩,可望能有效地降低感染XBB.1.5的风险。
在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双功能鼻面罩销售的情况下,建议大家自己对外科面罩进行简单修改(如下图),希望在XBB.1.5感染高峰到达时能派上用场。
该研究成果以“Nasal mucosa is much more susceptible than oral mucosa to infection of SARS-CoV-2 Omicron subvariants: wearing nasal masks where facial masks cannot be used”为题,于2023年2月13日在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杂志在线发表。姜世勃教授和李立亮副教授为本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学系硕士研究生林子杰、病原微生物学系博士研究生孙禄加分别为本研究第一、第二作者。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jmv.28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