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dney International:基础医学院陆利民团队揭示急性肾损伤时肾脏炎性反应发生新机制——蛋白磷酸酶PGAM5通过去磷酸化Bax触发mtDNA释放参与AKI炎症反应

发布时间:2023-03-03

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 AKI)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20%。AKI不仅增加了进展为慢性肾脏病的风险,更有严重者会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造成了住院时间延长、不良心血管疾病、院内死亡等一系列危害。目前临床上尚无针对性治疗AKI的有效方法,这极大地限制了AKI患者预后。因此,临床迫切需要深入揭示AKI发病机制,寻找新的策略来预防和减缓AKI疾病发展进程多种病因如缺血性、肾毒药物性、败血症和高血压等都会导致 AKI发生,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尿量减少、肾小管坏死强烈的炎性反应是AKI的重要特征,也是加剧肾损伤的重要因素。

近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陆利民团队发现了蛋白磷酸酶PGAM5在急性肾损伤中调控肾小管上皮细胞炎性反应的新型机制。该研究成果以Phosphoglycerate mutase 5 initiates inflammation in acute kidney injury by triggering mitochondrial DNA release by dephosphorylating the pro-apoptotic protein Bax”为题发表在Kidney International杂志上(2023 Jan;103(1):115-133.IF=18.998)。该研究表明在病理应激因素下,位于线粒体外膜的蛋白磷酸酶——磷酸甘油酸突变酶5(PGAM5)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升高,通过介导促凋亡蛋白Bax184位点去磷酸化,使其从胞浆转位至线粒体外膜并形孔,从而触发线粒体内稳定复制的mtDNA泄露至胞浆中,mtDNA通过与胞浆模式识别受体结合,激活cGAS-STING信号通路,促进AKI中炎性反应的发生

该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AKI炎症形成的新途径,对理解病理状态下其他器官特别是一些线粒体丰富的组织器官,如心脏、肝脏和大脑等在缺陷后炎性反应形成和损伤发生机制有一定的启示

本文第一作者是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博士生李景瑶;通讯作者是基础医学院陆利民教授和张威副教授。